什么叫低配生活(过低配生活)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木棉朗读音频

插曲:Capo Productions-《Journey》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

网友说,每次看到公交车上的孕妇,就很不可思议,大着肚子还要去挤公交。

“如果没钱买车、打车,那这样的经济条件干嘛还要孩子?”

在网友看来,穷人就不配怀孕,没钱坐车的女人就不配有孩子。

这样大面积的嘲弄、贬低,简直让人气愤,真是一点都不懂成年人生活的不易。

在所有批评声中,我特别赞同一个匿名网友的回答:

在怀孕前看见孕妇一个人出门、坐地铁、坐公交,都会觉得是男人不体贴。

后来怀孕了,一开始还特别娇气,上下班要打车,单程基本四五十,一天下来平均一百块。

后来一算钱,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到手还没有7000,辛辛苦苦干了一天活,一半钱都给出租车司机了。

然后就心疼了,后面就基本坐地铁了。

一开始做产检的时候,也必须得有老公陪着。

结果陪了几回之后,发现这请半天事假得扣好几百呢,一想以后孩子的各种费用,就不愿再让老公请假陪着了。

经历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在没有经历前,我们只会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批评,不但小瞧了对方,也小瞧了生活本身。

只有真正被生活打磨过的人才懂,那些曾经瞧不起的低配,才是生活的真相。

前段时间,马云在多哥和当地创业者交流时说:

每晚都有1700万人在淘宝只逛不买,他也不知道这些人在干嘛,就是随便瞎逛。

这个话题在网上迅速火了起来,网友给出了各种解释:“八成是美工和运营,是来逛淘宝学习的”,“就是被广告骗进来的”,“只是看看有没有比某多多便宜。”

其中最扎心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穷啊!”

在这1700万人中,除了那些没有淘到心仪商品的人以外,我相信,还有一些人真得是因为不舍得花钱,才会进来过过眼瘾。

不管有什么喜欢的东西,都只是默默地在淘宝上逛好久好久,购物车都已经塞满了,但始终没有下单。

“钱还是握在手里的钱最安心”;

“一想要给孩子报辅导班什么叫低配生活,就算了”;

“算了,不买了,攒点钱给我妈换个手机吧”。

这才是成年人生活的真相,没有被生活逼上绝路、也不会为了所谓的精致就不管不顾。

要知道,2019年全国前三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月均2542.4元。

所谓的可支配收入就是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也就是所有你拿到手的收入。

这就意味着,很多门,我们该抠还是得抠。

这就是成人社会的真相,一个并没有处处充满着精致与高级的社会。

正如网友所说:“不是每个人生活都这么优越的,都是普通人,都要过日子。”

几个月前,有一则新闻上了热搜:

南昌有一个女子,一路磕磕碰碰地赶公交车,在路上摔倒在地后,又连忙爬起来继续赶,好不容易上车后,看上去一点精气神都没有,还时不时地流泪哭泣。

最后才知道,这个女子生病了,为了不扣掉300块钱的全勤奖,她宁可带病去上班也不愿在家好好休息。

看她都病成那样还要去上班,网友都纷纷猜测,是不是生活有什么难处?

结果出人意料,她的丈夫回应说,他们就是普通家庭,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对,这就是普通人的样子,不是为了什么救命钱,更不是家里揭不开锅了,只是不想300块钱被白白扣掉罢了。

去年,某招聘网站发布了《2018年白领生活状况调研报告》什么叫低配生活,在报告中发现超过7成的白领,午餐费都不超过20元。

当时数据一公布,很多网友都大呼,实在是跟想象中差别太大。

原来,印象中那些拿着高薪、出入CBD、穿着精致的白领,实际生活水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午餐也不是什么石锅饭、牛扒、日式料理,就是什么沙县、牛肉面、盒饭之类的快餐。

其实,这才是普通人生活的真相,不管表面多么光鲜亮丽,背地里都要在钱上做权衡。

这个月扣了300块钱,下个月就得在其他方面省一省,选择20块钱的快餐,一个月就能多攒一点钱,一年也有不少哩。

成年人的生活,从来没有容易两个字。

从早晨眼睛睁开的那一刻,就有很多开销等着你去赚,房租、房贷、孩子补习班、父母的养老钱、朋友结婚的份子钱……

所有这些都不会凭空消失,只要它们还压在肩膀,我们就不得不去做取舍、做妥协。

也许你会说,怎么感觉网上到处都是月薪上万、年纪轻轻就喜提房子和车子、动不动就欧洲十日游的人啊?

其实,这是我们进入了一个误区,在认知上出现了偏差。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作“视网膜效应”,指的是我们在收集信息上的偏差。

简单来说,就是当我们注意高学历、高收入的时候,我们就会比以前更加关注关于高学历、高收入的信息。

关于那些低学历、低收入的信息就会自动过滤不看,除此之外,大数据的精准投放也在不断饲喂着我们的认知。

当我们点开一个关于毕业3年年薪100万的文章时,就会有一大堆诸如此类的信息,正排队等着推送。

我们的大脑只会关注高学历、高收入的信息;我们的手机也只会推送高学历、高收入的内容。

长此以往,我们就会有一种错觉,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

这一个个失了真的信息,给我们制造了一种虚幻的假象,误以为每个人都过得很好。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有数据统计,有80%的中国网民学历是低于大专,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人都只是初中学历而已。

有超过50%的中国网民月收入低于三千,其中的一大半收入都低于两千。

互联网上的信息真真假假,即使是真也不过是刻意展现的光鲜。

信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长期浸泡在这种虚幻之中,就没法用正常的眼光去生活。

当我们只相信这种虚幻时,往往就会是悲剧的开始。

用虚幻来要求现实中的自己,在《东京女子图鉴》中,绫就是这样一个女孩。

上高中的时候,绫就特别向往杂志上那一个个光鲜亮丽的东京女子。

她们有热爱的工作、有完美的爱情、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住着高档公寓、穿着高档服装、吃着米其林餐厅、常常去两天一晚的周末度假。

总而言之,就是有爱、有钱、又有闲。

然而,在绫打拼的二十多年里,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办法同时拥有。

有完美的爱情时,只能住在小市民社区中;

住在高档公寓时,男友却从没想过要娶她;

有热爱的工作时,丈夫却出轨有了私生子;

就像一个没有人的跷跷板,当你压住了这头,那头必然会起来。

最讥讽的是,当绫上了杂志被人称作“让人羡慕的东京女子”时,她是一个已婚男人的情人。

直到最后受了一身的伤害,绫才明白,曾让她向往的那些光鲜亮丽,都不是一个东京女子所拥有的,而是由无数个东京女子一点点组合而成的。

越是活在虚幻中的人,就越容易高估别人的光鲜,小瞧自己的幸福感,最后的结果,就是对自己的身份就越发焦虑。

生怕自己会被人看不起,生怕自己会落在大众之后,为了缓解这份焦虑与害怕,不是买了一大堆昂贵的动力来证明自我,就是把手头拥有的幸福踩到脚下。

如果只活在虚幻中,耗尽毕生力气去追求水中的月亮,那这样的人生又该是何等的悲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