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什么(中和碳概念股)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这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它又为何如此重要呢?

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与意义

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等方式,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碳小问答

什么是碳达峰?

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并逐渐下降。

什么是碳中和?

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等方式,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

碳达峰和碳中和有什么关系?

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实现碳达峰才能逐步实现碳中和。

中国碳达峰的目标是什么?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到2030年左右,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

中国碳中和的目标是什么?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到206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有什么意义?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加强森林等碳汇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

个人在碳达峰和碳中和中能做什么?

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节约用电用水、选择使用环保产品等方式,为碳达峰和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什么是新能源?

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是唯一可以利用的能源,例如在距今约3 万至3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居住在欧洲和西亚地区的尼安德塔人就开始利用黄铁矿石的撞击或摩擦出的火星引燃木材,为生活提供热源,木材的可再生特点、易获得性和易燃属性对推动人类繁衍生息和生产力进步,随着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相继被开发和利用,成为人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

什么是水能?

早在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时期,中东地区的人们就开始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水域修筑石坝用于农业灌溉,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水利工程是位于现今约旦境内的贾瓦(JAWA)坝,距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水能利用开发历史,例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传颂至今。

在中国汉朝时期,古代人民发现了借助水流动能助力农耕的方法,发明了水车用于灌溉、碾磨谷物等农业生产活动,从此拉开了水能利用的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Hans Orsted)首次发现了电流磁效应,随后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圆盘发电机。同期,美国工程师詹姆斯·弗朗西斯(James Francis)在1849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现代水力涡轮机。德国人制造出世界首台三相交流发电机组,并建成首条三相交流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达到了13.8KV,由此开启了远距离高压输电的时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水力发电技术突飞猛进,进人高速增长期。我国三峡大坝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GW,而白鹤滩水电站的单台发电机组规模已经达到1GW,屡屡创下世界纪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

什么是风能?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距今7000余年前。彼时的尼罗河上,当地居民就已开始利用风能推动船舶行驶,古埃及陶器上刻画的帆船图案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水手在甲板上齐力拉动风帆调整航行方向的繁忙场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已有史料记载劳动人民利用风车提水的场景。立轴式风车是我国古代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广泛应用在我国沿海、长江流域等一些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主要用途包括海水制盐和农田灌溉等,在世界其他区域如中东和波斯一带也出现了装有芦苇秆编制叶片的风车装置用于碾磨谷物。

随着风力发电的大规模开发,风电行业开始“向海而生”,进而衍生出海上风力发电。中国海油自主研发的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已完成建造并启航出海,三峡集团和明阳智能联合研发的“三峡引领号”抗台风型漂浮式风电样机成功并网发电。随着漂浮式风电技术的逐渐成熟,海洋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稳定的能源供应。

什么是太阳能?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庄子·让王》记录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起居劳作从古至今一直围绕着太阳起落而有规律地进行。太阳为地球万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这个距离地球大约1.5亿公里的恒星中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剧烈的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得太阳表面温度长期保持在5500C左右,并通过辐射电磁波(太阳光)的形式将能量传递至地球表面。太阳光携带大量光子,而光子中的能量可以被物质吸收从而转化成热能或者电能等形式供人类使用。

热能是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最初形式。由于阳光照射到物质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吸收和透射等现象,古代人民便开始根据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来利用太阳能。考古学家从发掘出的建筑遗骸中发现,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古希腊等文明已经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了太阳光自然采暖的功能。罗马人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更进一步,发现了玻璃的特殊属性,这种物质既可以让光线透射,同时还具备阻热、防风的功能。于是罗马人便开始在建筑上安装玻璃用于采光和保暖,甚至用玻璃搭建阳光房用于种植异域植物。

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在1774年发明了光热炉碳中和是什么,利用凸透镜的聚光特性,将光线聚焦到钻石上,成功点燃了钻石,并证明了钻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光热技术的又一次突破发生在19世纪后期。1878年,奥古斯汀·莫肖特(Augustin Mouchot)认为煤炭资源终究会枯竭,工业社会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能源短缺问题,太阳能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方式。1860至1880年,莫肖特在已有的太阳能烹饪器具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反射装置和蒸汽机,设计出太阳能蒸汽机。这项发明被用来为1878年巴黎世博会展馆的制冰机提供动力,成为如今碟式光热发电系统的前身,在同期,瑞典工程师约翰·埃里克森(John Ericsson) 和英国科学家威廉·亚当斯(William Adams)相继设计出了抛物面槽式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然而,由于缺乏储能装置,这些太阳能装置只能在白天光照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运行,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成为主要问题。1904年,美国工程师亨利·威尔西(Henry Willsie)在美国密苏里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建设了两个储热系统,并成功实现了光热装置的夜间运行,为后期光热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工程师查尔斯·泰利尔(Charles Tellier)将光热技术引人了户用领域碳中和是什么,在19世纪80年代设计出了平板太阳能热水器的雏形。这种太阳能装置紧凑,易于在屋顶安装,同时兼具储热功能,使太阳能热水器走进了千家万户。

什么是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它直接或间接由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提供。其中,植物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是太阳能的一种存储形式,植物中的叶绿体吸收太阳光后,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如淀粉)并存储在植物体内。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劳动人民日常使用的生物质燃料品种逐渐增多,秸秆、稻草、玉米芯、棉籽壳等农林废弃物都成为农民炊事、取暖不可缺少的能源。除了植物以外,动物不仅为人类提供蛋白质,其体内的油脂和排泄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燃料。

这些新型生物质能源产品包括已在车辆上广泛应用的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经过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下发酵形成的生物燃气(如沼气)、工业加工形成的固体成型燃料等。绝大部分生物质能源是通过能效较低且污染较严重的直接燃烧方式被消耗,用于居民日常的烹饪和取暖。

什么是氢能?

众所周知,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组成,是自然界已知质量最轻、结构最简单的分子。如果氢可以像石油、天然气一样被安全地使用,人们不仅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化石能源的碳排放问题,还能将化石能源枯竭的焦虑抛之脑后。这种梦想是否能够成真?

什么是海洋能?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1%,因此地球又被称为“蓝色星球”。浩瀚的海洋孕育着生命,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受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海平面有规律地起伏涨落,这种周期性现象被称为潮汐现象。早期,人类通过观察每天海水的潮起潮落,萌发出了在相对平静的海湾建设堤坝或者围堰形成水库的想法。欧洲的沿海居民率先在堤坝附近建设水车磨坊,利用水流的动能推动磨盘转动,把谷物碾磨成面粉,这种利用潮汐能提升农业生产力的方式成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能的先导。

什么是碳捕集利用及封存技术?

目的是将二氧化碳从化石燃料燃烧或工业过程排放的废气中进行分离捕集,再通过车辆、船舶或管道等方式将其运输至化工厂、油田等进行再利用,或直接注人地下深处的地质构造中进行永久封存。

二氧化碳经过捕集后,可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化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Utilisation, CCU)或者直接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两类途径。人们可以通过此途径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使二氧化碳变成一项重要资源。二氧化碳可分为直接利用和转化利用两种方式。直接利用技术中包括将二氧化碳加工提纯用于制作碳酸饮料或制成干冰用于食品加工和冷冻保鲜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