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厂家(智能家居厂家)


【点击查看】低成本上班族靠谱副业好项目 | 拼多多无货源创业7天起店爆单玩法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拼多多电商店铺虚拟类项目新玩法(附完整词表&检测工具)

【点击查看】逆林创业记 | 小白ai写作一键生成爆文速成课

领300个信息差项目,见公众号【逆林创业记】(添加请备注:网站)

戳蓝字关注“智哪儿”!智能资讯早知道!

引 言

智能生活已成为现实,这预示着黄金时代的来临。

近日东方财富旗下金融数据平台Choice发布了截至6月末的中国公司市值年中排名。榜单整理了前100名公司,总市值合计约为39.22万亿元,其中阿里巴巴以3.03万亿元的市值位列第一,腾讯和工行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在榜单中,《智哪儿》特地关注了近几年涉足智能家居领域的公司,共有6家。依次为排名首位的阿里巴巴、21名的美的集团、24名的格力电器、41名的海康威视、50名的小米集团、80名的360,公司类型分布在互联网、传统家电、安防等领域。

通过市值、财报等,我们分析了这些企业在涉足智能家居领域后,其业务逻辑的迭代与产品路径的迥异。

阿里巴巴

物联网已成为阿里巴巴新赛道,而智能家居是阿里主攻方向之一,旗下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出了天猫精灵智能音箱,以此作为基础培育智能生活生态体系。自天猫精灵智能音箱推出后,打破了国内智能音箱出货量不能突破百万的尴尬局面,依据公开消息显示,天猫精灵增长迅猛,2018前三季度出货量高达615万台。自天猫精灵推出以来,系列智能音箱累计出货量有望突破千万大关。

在今年CES展上,基于天猫精灵语音技术引入至宝马汽车,实现家居和车载互联,预计今年10月上市,用户在车内透过天猫精灵智能语音助手带来更好的体验。此外,在天猫精灵与博世合作,出首款面向高端市场的琪娜智能音箱。

除此之外,2017年6月,阿里云也宣布入局智能家居市场,旗下阿里云IoT事业部正式发布“智能生活开放平台”,通过提供连接、设备管理、数据分析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帮助合作伙伴低成本实现家居设备智能化。

过去三年,阿里云每个季度以三位数左右的增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领先优势。

在阿里巴巴发布的2018年财报中显示,阿里云在2018财年(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底)营收达133.9亿元,季度营收连续12个季度保持规模翻番。

美的

据美的集团(以下简称“美的”)发布的2018年财报来看,该集团在2018年营业收入达到2596亿元,同比增长7.87%,而2017年为2407亿元,2016年为159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增长17.05%,2017年、2016年分别为173亿元、147亿元。

从营收到净利润的双增长可以看出,除了传统家电带来的利润稳步增长,美的近几年布局智能家居领域的战略已初显成效。

其实,美的涉足智能家居领域并没有比同行早,距2014年发布M-Smart战略后,美的整整观察了8年才加入智能家居领域各品牌的混战之中。

据悉,2014年底美的才实现了旗下30个白电品类的互联互通,基本建立起智慧家居的平台的产品体系。2015年,美的逐步全面开放M-Smart家电设备层、APP及云平台接口系统,以实现不同品牌家电的互联互通。2017年,美的智慧家居系统“未来厨房”落地。

2015年6月,美的正式推出搭载 "i+系统" 的智能冰箱智能家居厂家,包括食材管理,食物在线订购等功能,抢占智能市场。2016年美的推出智能冰箱i+2.0,同 年 9 月,美的与阿里巴巴共同发布首款基于YunOS智能操作系统的美的智能冰箱 "OS集智 ",具有食材管理,一键购物,营养推荐功能,上市价为3999/4999元。2017年2月,与英特尔在智能冰箱领域达成全球合作,发布一款21.5寸的双屏智能冰 箱。同年发布以智能冰箱为核心的 i+3.0 智能厨房生态系统,在物联厨房、智能体感及人机交互各方面上都取得了不少突破。

除此之外,美的IoT首席架构师奉飞飞还曾在第五届亚洲消费电子展中表示:“当前美的IoT将积极推进生态平台的建设,现已成功与市场主流智能手机、音箱、电视等入口开展深度合作,支持小美智能音箱、创维智能电视、公牛智能插座等。未来,美的IoT将继续加强与华为、BAT、OV等生态伙伴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开辟更多智能化生态合作方向。”

格力

4月28日,格力电器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81亿元,同比增长33.33%,2017年营收则为1483亿元;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2亿元,同比上涨16.97%,2017年净利为224亿元。

2013年格力在天猫开设官方旗舰店,标志着格力正式发力线上。2017年,格力在天猫推出空气能热水器,进行多元化布局。2018年格力与阿里合作推出智能空气能热水器,在同年双11热卖,一举成为行业第一单品,全年在天猫成交近亿元,同比增长260%。

而就在今年,格力与天猫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根据协议,格力将与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旗下天猫精灵合作,格力家电产品将接入IoT,目标2019年在天猫实现100万套智能空调成交,加快物联网战略。同时,格力新品将在天猫同步首发,未来还会与天猫开展针对消费者需求的C2B产品定制。

针对智能家电产品单一化、零散化分布的特征,在2019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格力推出了集成化的智慧系统——格力零碳健康家。它由能源管理、空气管理、健康管理、安防管理、光照管理五大系统组成,融合应用了光伏能源系统技术和G-AIoT核心技术集群,并配合智能化入口,共同构成系统性解决方案。

格力的影响力已远远不止于国内家电行业智能家居厂家,作为传统家电品牌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布局智能家居领域,升级科技技术,从品牌提升、业绩到公司市值方面,都将达到双赢的未来。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作为全球安防行业的龙头,据其财报,2018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498亿元,净利润为113亿元。海康威视自从2010年上市以来,业绩表现就非常强劲,9年营收翻了近14倍;净利润翻了11倍。所以,市值也是一路看涨,在市值在2018年初,一度冲到了3600多亿,成为深交所中小板市值第一,远超顺丰。

在成立以来,海康威视已经拥有音频编解码、视频图像处理、视音频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业务范围布局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其中,前端的摄像头产品占据了大概一半的营收。

同时,对比近5年的研发投入情况可以看出,海康威视的研发水平持续上涨,研发投入比一直保持在7%左右,远远高于行业平均5%的水平,2018年增加至接近9%。海康威视在2018年财报中表示:“持续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是海康威视保持竞争力的核心驱动。”

接下来,海康威视将面临5G时代下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挑战,这场产业技术的革命是对行业领先者的重构。公司董事长在年报中表示其“较早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因此在算法、软件、硬件方面均提前布局,目前已具备较为完整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系统。”

小米

从小米集团公布的2018全年财报来看,报告期内实现总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经调整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5%。

一直以来,小米的策略是通过布局硬件抢占家庭入口。2016年3月29日,小米正式将生态链内的智能家居产品战略升级为"米家"后,3年多时间里,米家陆续推出100多款智能产品,相当于每4天就有一款新品,通过手机上的一个米家APP就能轻松操作,实现内部闭环。这个成绩是小米生态链战略阶段性成果的证明,也是小米通过硬件打造闭环生态链的基础。

据悉,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小米IoT平台已连接设备数超过1.71亿台(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同比增长70%,覆盖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米家App月活用户超过2610万。

截止6月3日,小米股价表现持续低迷,收盘报9.090港元,跌幅逾5.11%。盘间一度跌近6.9%,最低报8.920港元,创上市以来新低。在连跌4个交易日后,小米市值仅余2262亿港元。

归其原因,主要受国内手机业务增长乏力,以及互联网服务的弱势表现影响。

360

360作为中国知名互联网安全业务企业,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也在逐步加速。近年,360智连模块正式亮相市场,而首批限量10000个的价格仅为1元。据了解,360智连模块不到1元硬币大小,其可以提供WIFI连接功能,实现设备之间的联动互通。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插座、开关、电视、空调、灯具、加湿器、电磁炉等几乎所有的家电产品,且接入简单快速,仅需1天就可完成智能化的升级,无缝连接360安全云服务、超级APP与硬件产品,进而融入到360智能家居平台中。

早在2014年底,360就与酷派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发力智能手机领域抢夺智能家居的入口。在2015年3月举办的AWE2015上,360不仅集中展示了儿童卫士智能手表、安全路由器、智能摄像机、空气检测大师、燃气卫士及众多合作伙伴产品,更正式启动以安全、开放、合作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战略,宣称打造开放的智能家居生态圈。

而从360近三年财报显示,2018年营收达到131亿元,同比增长7.28%,2017年、2016年则分别为122亿元、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长4.83%,2017年、2016年分别为34亿元、19亿元。

虽然财报中智能硬件业务目前还未主掌大局,但作为以安全著称的360,在未来IOT智能硬件产品领域或将完全释放自身优势,在家庭防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小结

根据IDC数据,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累计出货近1.5亿台,同比增长36.7%,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达到65.32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智能家居设备的数量持续攀升,2023年中国市场将突破5亿台,届时智能家居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550亿美元。

龙头企业依靠自身技术、资本优势抢占智能家居市场,从表面看市场竞争力加剧,但正因为它们的加入,让其他智能家居品牌更注重产品本身的提升,无形中也将是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市场、用户增长迅速,IoT+AI加持,智能生活已成为现实,这也预示着黄金时代来临,新品牌、产品和新的运营模式的加入,将成为企业未来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100强榜单(2019年中)

注:图片来源于亿欧,入围本榜单为总部或者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企业,并未包含例如台积电、友邦保险等港台地区企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3361245237,本站将立刻清除。